时间: 2025-05-01 05:1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6:29
词汇“征桡”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征”通常指征召、征讨或征税等,而“桡”则指弯曲或弯曲的木头。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征桡”可能指的是征召或征用弯曲的木头,这在古代可能用于制作某些特定的工具或器具。
由于“征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不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如果出现,可能与军事或工程有关,例如征用木材用于建造战船或其他军事设施。
由于“征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实际的使用例子。以下是假设的例句:
“征桡”的词源可能来源于古代汉语,特别是在军事或工程领域中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因为不再常用而逐渐淡出日常语言。
在古代社会,征用物资(包括木材)是常见的行为,特别是在战争或大型工程项目中。因此,“征桡”可能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种资源管理方式。
由于“征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军事或工程活动。
由于“征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生活中很难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征桡”用于描述古代场景,例如:
由于“征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征桡”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种特定行为。在现代语言学习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研究中,它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桡】
曲木;木头弯曲;泛指弯曲。
【引证】
《说文》-桡,曲木。从木,荛声。 、 《易·大过》-栋桡。 、 《列子·汤问》-竿木桡。 、 《考工记·矢人》-桡之以视其鸿杀之称也。
【组词】
桡木、 桡曲
屈服。
【引证】
《荀子》-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
【组词】
桡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