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0:00
词汇“[剞劂]”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剞劂”(jī jué)的字面意思是古代用来雕刻的工具,类似于雕刻刀。在古代文献中,它也常用来比喻精细的工艺或精心的创作。
“剞劂”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见于《说文解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已很少使用。
在古代**,雕刻艺术非常发达,因此“剞劂”作为雕刻工具的名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精细工艺的重视。
“剞劂”一词给人以精细、精巧的联想,让人想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在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剞劂”这一词汇,但在学*古代文化和艺术时,可能会接触到相关的概念和词汇。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剞劂”比喻为对文字或艺术的精细雕琢,如:“他的文字如同剞劂一般,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工匠手持“剞劂”雕刻玉石的场景,给人以精细和专注的视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剞劂”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carving knife”。
“剞劂”作为一个古代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精细工艺的重视,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艺术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学*语言和文学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和文化素养。
1.
【剞】
刻镂的刀具。
【引证】
《说文》-剞,剞曲刀也。从刀,奇声。 、 《汉书·扬雄传》-般倕弃其剞劂兮。 、 《淮南子·本经》-公输王尔无错其剞削锯。 、 《楚辞·哀时命》-握剞劂而不用兮,操规矩而无所施。
【组词】
剞劂
抢劫,劫奇。
【引证】
晋·左思《吴都赋》。李善注:“剞,亦刦也。”-刦剞熊罴之室,剽掠虎豹之落。
2.
【闾】
(形声。从门,吕声。本义:里巷的大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闾,里门也。 、 《公羊传》-二大夫出,相与踦闾而语。 、 张衡《西京赋》-便旋闾阎。 、 《吕氏春秋·仲夏》-门闾无关。 、 《汉书·陈胜传》-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
【组词】
倚闾而望;闾阋、 闾墓、 闾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