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3:07
泉涌:字面意思是指泉水大量涌出,比喻事物如泉水般源源不断地涌现。
“泉涌”一词源于汉语,由“泉”和“涌”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泉”指地下涌出的水,“涌”指水向上冒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泉涌”逐渐被用来比喻各种源源不断的事物。
在**文化中,泉水常被赋予清新、纯净的象征意义,因此“泉涌”也常被用来形容积极向上的事物,如灵感、创意等。
“泉涌”给人以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感觉,常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如山间的清泉。
在写作时,我常常用“泉涌”来形容自己的创作灵感,感觉这个词能够很好地表达出创作时的那种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激情。
诗歌:
灵感如泉涌,
字句间跳跃着生命的火花。
每一滴水珠,
都是我心中的诗篇。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山间清泉从岩石间涌出,水花四溅,周围绿树环绕。 听觉:听到泉水潺潺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能洗涤心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gush”或“flow”,但“泉涌”更具有形象性和诗意。
“泉涌”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形象性的词汇,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源源不断的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使表达更加生动和形象。
1.
【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泉,人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字亦作洤。 、 《诗·小雅·小旻》-如彼泉流。 、 《诗·大雅·召旻》。传:“泉水从中以益者也。”-泉之竭矣。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泉涓涓而始流。 、 宋·欧阳修《醉翁事记》-酿泉为酒。 、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泉而茗者。 、 明·顾炎武《复庵记》-有泉可汲。
【组词】
温泉;矿泉;清泉;泉根、 泉脉、 泉涌、 泉鱼、 泉绅、 泉韵
2.
【涌】
(形声。从水,甬(yǒng)声。本义:水向上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涌,滕也。 、 《广雅》-涌,出也。 、 《尔雅·释水》-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 、 《论衡·状留》-泉暴出者曰涌。 、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 、 汉·王充《论衡》-泉暴出者曰涌。
【组词】
涌沸、 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