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4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4:11
“泉府”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管理国家财政的机构,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它主要负责国家的税收、财政支出和货币发行等事务。
在古代文献中,“泉府”常出现在描述国家财政管理和经济政策的语境中。例如,在《周礼》中有关于泉府职能的详细记载。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已经不常用,但在历史学、经济学等专业领域,仍会提及以讨论古代财政制度。
“泉府”一词源自古代对国家财政管理机构的称呼,其中“泉”字可能来源于古代对货币流通的比喻,而“府”则指机构或官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减少,被更现代的财政管理词汇所取代。
在古代,泉府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作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通过对泉府的研究,可以窥见古代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管理方式。
提到“泉府”,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繁华和官僚体系的复杂性。这个词带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可能会激发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
在学*和研究古代**经济史时,我曾深入探讨过泉府的职能和影响,这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的诗歌时,我可能会这样使用“泉府”:
古都繁华映泉府,
银钱流转国运昌。
官吏勤勉征赋税,
保障民生国泰安。
想象一幅古代官员在泉府忙碌的画面,或是古代市场熙熙攘攘的场景,这些都能激发对“泉府”一词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市场的喧嚣声或是官员们的讨论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被称为“财政部”或“国库”,但其具体职能和历史背景会有所不同。
“泉府”作为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通过对这个词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代*的财政管理体系,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文化理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泉,人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字亦作洤。 、 《诗·小雅·小旻》-如彼泉流。 、 《诗·大雅·召旻》。传:“泉水从中以益者也。”-泉之竭矣。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泉涓涓而始流。 、 宋·欧阳修《醉翁事记》-酿泉为酒。 、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泉而茗者。 、 明·顾炎武《复庵记》-有泉可汲。
【组词】
温泉;矿泉;清泉;泉根、 泉脉、 泉涌、 泉鱼、 泉绅、 泉韵
2.
【府】
(形声。从广(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府,文书藏也。 、 《淮南子·时则》-开府库,出币帛。 、 《礼记·曲礼》-在府言府。 、 《史记·项羽本纪》-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汉书·匈奴传》-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 、 清·洪亮吉《治平篇》-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
【组词】
府室、 府库、 府实、 府帑、 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