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0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08:42
词汇“土瓷”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由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即“土”和“瓷”。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土瓷”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学*。
1.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2.
【瓷】
(形声。从瓦,次声。本义:用高岭土烧制成的质料。也指瓷器) 同本义。
【引证】
司马光《训俭示康》-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组词】
瓷碗;细瓷;瓷枕;瓷仙、 瓷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