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3:07
力求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尽力追求”或“努力达到”。它强调了在某个目标或标准上付出最大努力的态度和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力求 常用来描述主人公为了实现理想或克服困难所展现的坚定决心。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鼓励他人或表达自己的努力态度。在专业领域,如科学研究或工程项目中,力求 可能用来强调对精确性和完美性的追求。
同义词中,“努力”强调持续的付出,“竭力”强调尽最大可能,“尽力”强调尽自己所能,“全力以赴”强调投入全部力量。反义词则表达了相反的态度和行为。
力求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力”和“求”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力量和追求。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已经存在,但其现代用法更加强调积极和主动的努力。
在文化中,力求** 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勤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社会背景中,它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个人努力和成就的重视。
力求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坚持、奋斗和成功。这种词汇能够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放弃,持续努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项目竞赛中力求最佳表现,最终赢得了奖项。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力求 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晨曦的微光中,我力求每一笔都绘出希望的色彩。”
力求 可以联想到**员在赛场上全力以赴的画面,或是音乐家在演奏时全神贯注的表情。这些视觉和听觉联想都强调了专注和努力。
在英语中,力求 可以对应为“strive for”或“endeavor to”,这些表达也强调了努力和追求。
力求 是一个充满动力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起到激励作用,也在文化和个人成长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1.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
2.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引证】
《汉书》-乐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