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4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41:06
浸淬(jìn cuì)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金属加工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字面意思是将金属材料浸入液体(通常是水或油)中迅速冷却,以增加其硬度和强度。这个过程在冶金学中被称为“淬火”。
“浸淬”一词源于古代冶金技术,随着冶金学的发展,这个词汇逐渐被标准化并广泛应用于相关领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属加工技术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浸淬”这样的词汇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历史价值。
“浸淬”这个词给人一种坚韧和强化的感觉,联想到经过严格训练或考验后的人或物变得更加强大和耐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参观一个冶金博物馆时了解到“浸淬”的过程,这让我对金属加工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可以将“浸淬”比喻为人生经历的磨砺:
岁月如炉,人生浸淬, 烈火中锻,水冷成钢。
想象金属材料在水中冷却时发出的嘶嘶声,以及水蒸气升腾的景象,这些都是“浸淬”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quenching”对应于“浸淬”,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这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目的是相似的。
“浸淬”是一个专业且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特定领域和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和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1.
【浸】
(形声。从水,籀文寝声。本义:古水名。浸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出今河南彰德府武安县,入虖沱河。-浸,浸水也。出魏郡武安东北,入呼沱水。
【组词】
巨浸
泡在水里,被水渗入。
【引证】
《诗·曹风·下泉》-冽彼下泉,浸彼苞稂。 、 《周礼·职方氏》-其浸五湖。 、 《吕氏春秋·木味》-浸渊之草。
【组词】
浸淬、 浸蚀、 浸濡
2.
【淬】
(形声。从水,卒声。本义:盛水以供淬火的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贮水以焠刃之器,其实焠、淬同字,刃出于火,故从火。-淬,灭火器也。
淬火。
【引证】
《战国策·燕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二以药淬之。 、 《汉书·天文志》-火与水合为淬。 、 《史记·刺客传》-以药淬之。
【组词】
淬淬黑、 淬砺、 淬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