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9:28
词汇“浸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浸洽”的字面意思是指液体渗透到物体中,使其充分湿润或融合。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深入渗透或完全融合的状态。
由于“浸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情感或思想的深入人心,或者某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的完全融合。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化学或材料科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物质的渗透过程。
“浸洽”由两个汉字组成,“浸”意味着浸泡或渗透,“洽”意味着融合或和谐。这个词的组合可能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使用,因此其历史演变和在语言中的变化不明显。
由于“浸洽”的使用频率较低,它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不显著。
“浸洽”可能给人一种深入和完全的感觉,可能与深度、完整性和和谐等正面情感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需要使用“浸洽”这个词的情况,因此没有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可以分享。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浸洽”来形容情感的深度: “爱如春雨,浸洽心田, 滋养着希望的种子, 在岁月的长河中, 悄然绽放,永不凋零。”
“浸洽”可能让人联想到雨水渗透土壤的画面,或者是两种液体混合时的声音。
由于“浸洽”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适用。
“浸洽”是一个描述深入渗透或完全融合的词汇,尽管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可以用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完整性。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词汇量,但在实际使用中需要考虑其适用性和听众的理解能力。
1.
【浸】
(形声。从水,籀文寝声。本义:古水名。浸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出今河南彰德府武安县,入虖沱河。-浸,浸水也。出魏郡武安东北,入呼沱水。
【组词】
巨浸
泡在水里,被水渗入。
【引证】
《诗·曹风·下泉》-冽彼下泉,浸彼苞稂。 、 《周礼·职方氏》-其浸五湖。 、 《吕氏春秋·木味》-浸渊之草。
【组词】
浸淬、 浸蚀、 浸濡
2.
【洽】
(形声。从水,合声。本义:沾湿,浸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洽,沾也。 、 张衡《东京赋》-仁洽道丰。 、 《汉书·终军传》-是泽南洽而威北畅也。 、 《淮南子·要略》-内洽五藏。
【组词】
洽濡、 洽润、 洽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