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7:09
惠书:字面意思是指对方给予的信件或书籍,通常带有感谢或尊敬的意味。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组较少单独使用,更多出现在文言文或正式的书信往来中,表达对对方来信的感谢和尊重。
“惠书”一词源自文言文,其中“惠”字常用来表示对方的行为或物品给予的恩惠或好处,“书”则指书信或书籍。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这个词组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正式或文学性的文本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书信往来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使用“惠书”这样的词汇体现了对书信内容的重视和对发信人的尊重。这种用法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仍保留其传统意义。
“惠书”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礼貌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之间的书信往来,充满了文化气息和历史感。
在现代生活中,我很少有机会使用“惠书”这个词,但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或参与某些正式的书信往来时,这个词的使用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传统文化的韵味。
在创作一首诗或短文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惠书”:
晨曦微露,窗前静坐, 展开那封久违的惠书, 字字珠玑,句句深情, 如春风拂面,温暖心田。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文人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一封“惠书”,窗外是古朴的庭院,鸟语花香。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和宁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your esteemed letter”或“your gracious letter”,这些表达也体现了对对方来信的尊重和感谢。
“惠书”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书信往来的重视和对对方的尊重。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时,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意识到了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
1.
【惠】
(会意。从心,从叀(zhuān)。本义:仁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惠,仁也。 、 《周书·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 、 《孟子》-分人以财谓之惠。 、 《贾子道术》-心省恤人谓之惠。 、 《资治通鉴》-孙讨虏聪明仁惠。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 《论语·公冶长》-其养民也惠。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彭有守多惠政。
【组词】
惠声、 惠育、 惠化、 惠心
2.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