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1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14:51
憋气窝火 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因为受到压抑或不公正待遇而感到内心愤怒和不满,但又无法发泄或表达出来。字面意思是指因为憋住呼吸而感到胸闷,引申为内心的郁闷和愤怒。
憋气窝火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憋气”和“窝火”两个词组合而成,分别表示抑制呼吸和内心愤怒。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在描述负面情绪时。
在文化中,表达不满和愤怒有时被视为不礼貌或不成熟的行为,因此人们可能会选择压抑自己的情绪,导致憋气窝火的状态。这种文化背景使得这个词汇在描述社会中的情绪体验时尤为贴切。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压抑和无奈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在面对不公时无法发声的无力感。它可能引发对社会正义和个人表达自由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工作或人际关系中的不公,感到憋气窝火,但通过适当的沟通和表达,可以缓解这种情绪。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憋气窝火,心头的火焰, 无声的抗议,在胸中蔓延。 压抑的呼吸,无法释放的怨, 在沉默中,寻找光明的源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eething with anger" 或 "bottling up frustra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内心愤怒和压抑的情绪。
憋气窝火 这个词汇深刻地描绘了人在面对不公时的内心状态,它提醒我们在社会互动中关注他人的情感体验,并鼓励开放和健康的情绪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状态。
放宽心点,不要~伤害身体。
1.
【憋】
(形声。从心,敝声。本义:性急)。
同本义。
【引证】
《集韵》-憋,曰性急。
【组词】
憋懯、 憋肠、 憋古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3.
【窝】
巢穴,窟,尤指用作隐藏或避难用的洞穴。
【引证】
《集韵》-窩,穴居也。
【组词】
贼窝;土匪窝;窝窝凹凹
蜷伏。
【引证】
《儿女英雄传》-咕唧也窝在那里了。
4.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