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2:01
词汇“时方”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特定语境下的术语,或者是某个方言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对该词汇的分析可能会比较有限。以下是基于可能的解释进行的分析:
“时方”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时间或时期的方法、方向或策略。例如,在中医学中,“时方”可能指的是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的药方。
由于“时方”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领域,如中医学、历史学或某些方言中。在这些领域中,它可能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用法。
同义词可能包括“时宜”、“时节”等,这些词汇都与时间或时期有关。反义词可能较难确定,因为它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
由于“时方”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为人所知。它可能是由“时”和“方”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分别表示时间和方向。
在中医学中,“时方”可能与中医的“天人合一”理念有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对于不熟悉该词汇的人来说,“时方”可能会引起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因为它听起来像是一个充满智慧和策略的词汇。
由于“时方”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如果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工作,可能会经常使用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时方”作为一个隐喻,用来描述随着时间变化而调整的策略或方法。
由于“时方”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由于“时方”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时方”作为一个词汇,可能在特定的领域或语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语言学者来说,了解这样的特定术语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然而,由于其使用范围有限,它在日常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可能不大。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