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4:5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4:54:23
词汇“封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雅或专业性较强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封识”的字面意思是指封闭并加以标记,通常用于指对物品进行封闭处理并在其上做标记,以示区分或保护。
“封识”一词可能源自古代对文书或物品的封闭和标记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集中在专业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封识可能与文物保护、历史传承等概念相关,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
该词汇可能给人以庄重、正式的感觉,联想到对重要物品的保护和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封识的概念可能体现在对个人重要文件的封存和标记上,如毕业证书、重要合同等。
在诗歌中,可以将“封识”用于描述对美好记忆的封存:
岁月如梭,封识了青春的梦,
在心的角落,静静地沉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箱子被封识,上面有着精美的标记,周围是安静的图书馆环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al and mark”,但在不同的文化中,封识的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封识”作为一个较为古雅和专业性强的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语境和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
2.
【识】
旗帜 同: 帜
【引证】
《汉书·王莽传下》-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引证】
《岭外代答》-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