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0:42
词汇“宅邸”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宅”和“邸”。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宅邸”字面意思是指大户人家的住宅,通常指规模较大、建筑豪华的私人住宅。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来指代那些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财富的人的住所。
“宅”字古已有之,原指居住的地方,而“邸”字则特指官员的住所。两者结合成“宅邸”,强调了住所的豪华和尊贵。
在**传统文化中,宅邸不仅是居住的场所,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个家庭的宅邸往往反映了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提到“宅邸”,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宁静、奢华和尊贵。它给人一种远离尘嚣、享受生活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去参观一个历史悠久的宅邸,我会对其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感到惊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宅邸”:
晨曦洒满古老的宅邸,
石阶上,岁月静静流淌。
窗棂间,光影交错,
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想象一座宅邸,可能会联想到宽敞的庭院、精美的雕花窗棂和悠扬的古典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ansion”或“palace”,它们也用来形容豪华的住宅,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上可能有所不同。
“宅邸”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空间,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宅】
(形声。从宀(mián),乇(zhé)声。本义:住所;住处)。
同本义。
【引证】
小徐本《说文》-宅,所托居也。 、 《易·象传》-上以厚,下安宅。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 、 汉·刘向《列女传》-便利田宅。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 、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 、 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组词】
卜宅、 宅司、 宅券、 宅相、 宅神、 宅屋
2.
【揆】
(形声。从手,癸声。本义:测量方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揆,度也。 、 《诗·鄘风·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 《易·系辞》-初率其辞而揆其方。 、 《国语·周语》-南北之揆七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