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2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26:55
根绝:字面意思是指彻底消灭或杜绝某事物,使其不再存在或发生。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坚决的措施或行动,使某种不良现象、问题或疾病等完全消失,不再复发。
“根绝”一词源于汉语,由“根”和“绝”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根”指事物的根本或基础,“绝”指断绝或终止。随着时间的推移,“根绝”逐渐演变为表示彻底消灭或杜绝的含义。
在**文化中,“根绝”常与“治本”相联系,强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社会治理中,根绝不良现象被视为一种理想状态,体现了对社会和谐与进步的追求。
“根绝”一词给人以坚决、彻底的印象,常与积极向上的情感相联系。它激发人们对问题彻底解决的渴望,同时也可能带来对变革的期待和希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目睹社区通过共同努力根绝了某条街道上的乱扔垃圾现象,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根绝”一词的实际意义和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根绝”:
在黑暗的深渊,
我们根绝了绝望的种子,
播下了希望的光芒。
在英语中,“根绝”可以对应为“eradicate”或“eliminate completely”,在不同文化中,这一概念都强调彻底消灭或杜绝的决心和行动。
“根绝”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传达了彻底消灭的决心,还体现了对问题根源的深刻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智慧。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根绝”一词在我的语言表达中变得更加丰富和有力。
1.
【根】
(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引证】
《说文》-根,木株也。 、 《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 、 《韩非子·解老》-根深,则视久。 、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 、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组词】
根荄、 根茇、 根柢、 根垓
2.
【绝】
(会意。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绝,断丝也。 、 《史记》-冠缨索绝。
【组词】
绝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