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1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10:44
理念:这个词源自希腊语“idea”,意味着一种抽象的、理想化的概念或思想,通常指一种基本的信念、观点或原则,用以指导行为或决策。
理念一词源自希腊语的“idea”,在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使用“idea”来描述超越物质世界的永恒真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任何抽象的、理想化的概念。
在现代社会,理念常常与个人或集体的价值观和目标相联系。例如,“平等的理念”在许多文化中被视为重要的社会价值。
理念这个词常常带有一种理想主义和追求完美的情感色彩,它激发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常需要根据公司的理念来制定策略和决策,确保所有行动都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一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理念”:
在晨曦的光辉中, 理念如星辰般闪耀, 指引着旅人前行的方向。
理念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智者在星空下思考,星光映照在他的脸上,象征着他对理念的追求和探索。
在不同语言中,“理念”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意义——抽象的、理想化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
理念是一个强大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概念,还指导我们的行为和决策。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深层次的思考和价值观的表达。
1.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2.
【念】
(形声。从心,今声。本义:常思;思念,惦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念,常思也。 、 《诗·大雅·文王》-天念尔祖。 、 《诗·邶风·谷风》-不念昔者。 、 《论语》-不念旧恶。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史记·陈涉世家》-念鬼。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念母劳家里。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念蒙君实。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平生奇览,而有奇若此。
【组词】
念诵、 念恤、 念旧、 念思、 念想、 念一、 念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