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4:26
根系: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指的是植物根部系统的总称,包括主根、侧根和须根等,它们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同时为植物提供支撑。
“根系”一词源于汉语,由“根”和“系”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根”指的是植物的根部,“系”则有连接、系统的意思。随着语言的发展,“根系”逐渐被用来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在**文化中,“根系”常被用来强调家族或血缘关系的重要性,如“落叶归根”表达了对家族根源的重视。
“根系”这个词给我一种稳固和持久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植物在土壤中扎根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连续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社区绿化项目,我们特别关注植物的根系健康,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社区的美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根系”:
在岁月的土壤里,
我们的根系交织成网,
承载着记忆的养分,
共同抵御风雨的侵袭。
想象一幅画面:一棵大树在风中摇曳,其根系深深扎入土壤,给人一种稳固和生命力的感觉。配合自然界的声音,如鸟鸣和风声,可以增强这种联想。
在英语中,“root system”对应“根系”,在植物学中使用广泛。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文化,“根”(ね)也有类似的比喻意义,强调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通过对“根系”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象征意义。这个词不仅在植物学中有实际的应用,也在文学和社会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事物的根本和基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根】
(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引证】
《说文》-根,木株也。 、 《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 、 《韩非子·解老》-根深,则视久。 、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 、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组词】
根荄、 根茇、 根柢、 根垓
2.
【系】
(“系”、“係”、“繫”三字的意义界限不清楚,故往往通用,且经传多以繫为之,只有世系的意义,只用“系”字。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爪”,下面是“丝”。丝悬于掌中而下垂。本义:悬,挂)。
同本义。
【引证】
《荀子》-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组词】
系璧、 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