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4:25
“小不点儿”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非常小的人或物体。基本含义通常用来形容小孩或者小动物,带有亲切、可爱的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小不点儿”常用来形容主角或配角,增添故事的趣味性和亲和力。在口语中,长辈或朋友之间常用这个词来称呼小孩,表达一种宠爱的情感。在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描述某些微小的物体或生物时。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情感的细微变化,而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大小和体型的对比。
“小不点儿”这个词源于民间口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广泛接受并用于书面语中。它的演变反映了汉语中对于大小和可爱程度的描述方式的变化。
在文化中,“小不点儿”常用来形容小孩,这与人重视家庭和儿童的传统观念相符。这个词的使用也反映了社会对于儿童的关爱和保护。
“小不点儿”这个词给人带来温暖和亲切的情感反应,常常让人联想到天真无邪的儿童和可爱的小动物。它能够激发人们的保护欲和爱心。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用“小不点儿”来称呼我的小侄子,这让我和他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这个词的使用也让我感到温馨和快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小不点儿,在月光下,你的笑容如星光般闪烁。”
看到“小不点儿”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个穿着可爱衣服的小孩在草地上奔跑的画面,或者听到一个温柔的声音在呼唤“小不点儿”。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little one”或“tiny tot”,它们在语境和情感上与“小不点儿”相似,都带有亲切和可爱的意味。
“小不点儿”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亲切感,它在不同的语境中都能有效地传达出对小孩子的喜爱和关怀。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表达情感。
1.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点】 收拾;贿赂。
4.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