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6:05
“卒风暴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突然刮起的大风和猛烈的暴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天气的突变,也常用来比喻事态的急剧变化或情绪的激烈波动。
“卒风暴雨”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描述突发性和剧烈性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自然现象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卒风暴雨可能象征着不可预测的挑战或危机,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感觉,因为它描绘的是一种突然而强烈的自然现象。在心理上,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未知和变化的恐惧。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户外活动中遇到卒风暴雨,那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的力量和不可预测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卒风暴雨骤起,雷声轰鸣,如同战鼓擂响。”
想象一下,画面中乌云密布,风声呼啸,雨点如箭般落下,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正是卒风暴雨所传达的。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udden storm”或“a violent thunderstorm”,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突然性和剧烈性是相似的。
通过对“卒风暴雨”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词汇,也让我对自然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1.
【卒】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暴】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暴,日干也。曝,俗。 、 《小尔雅》-暴,晒也。 、 《考工记》-书暴诸日。 、 《孟子》-一日暴之。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暴于南荣。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 、 《颜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
【组词】
一暴十寒;暴炙、 暴背、 暴浣
4.
【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 、 《易·小畜卦》-密云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