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3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34:19
娇小玲珑 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或物体小巧精致,既可爱又灵巧。其中,“娇小”指的是身材或物体的大小不大,显得娇嫩可爱;“玲珑”则形容物体的形状精致,线条流畅,给人以美感和灵动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娇小玲珑”常用来形容女性或小动物,如“她身材娇小玲珑,行动轻盈如风”。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也常用来赞美某人或某物的精致和可爱。在专业领域,如珠宝设计或工艺品制作,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作品的精细和美观。
同义词:小巧玲珑、精致可爱、纤巧 反义词:庞大笨重、粗糙不精
“娇小玲珑”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娇小”和“玲珑”都是古代文人用来形容美好事物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用以表达对小巧精致事物的赞美。
在文化中,小巧精致的事物往往被赋予了更多的美感和价值。这种审美观念在的传统艺术和工艺品中尤为明显,如瓷器、玉器等,都追求娇小玲珑的美感。
使用“娇小玲珑”这个词汇时,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温馨、可爱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精致的艺术品或可爱的小动物,从而产生一种愉悦和欣赏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娇小玲珑”来形容一位朋友的家,她的小屋虽然不大,但布置得非常精致,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温馨和美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她的身影娇小玲珑,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闪烁着温柔的光芒。”
看到“娇小玲珑”这个词汇,我联想到的是精致的瓷器和轻柔的音乐,如古筝的旋律,它们都能唤起一种细腻和优雅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ainty and delicate”,虽然意思相近,但“娇小玲珑”更多地体现了东方文化中对小巧精致事物的独特审美。
“娇小玲珑”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精致美感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忆惜娇小婆,春心亦自持。
然而我们中国的作家是另有一种称赞的写法的:所谓“~”者就是。
1.
【娇】
(形声。从女,乔声。本义:妩媚可爱)。
同本义(柔嫩美态)。
【引证】
《说文新附》-娇,姿也。 、 《广韵》-娇,女字,亦态。 、 《玉篇》-娇,娇姿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娇逸未有婚。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自在娇莺恰恰啼。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娇儿恶卧踏里裂。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娇姿欲滴。
【组词】
娇影、 娇娇痴痴、 娇婢侈童、 娇羞、 娇娥、 娇逸、 娇颜、 娇冶、 娇慵、 娇奶奶、 娇懒、 娇喘、 娇喉、 娇语、 娇脆、 娇狞
2.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3.
【玲】
(形声。从玉,令声。玲玎:玉石等相击的清脆声)。
象声词。玉声。
【引证】
《说文》-玲,玉声。 、 《埤苍》-玲珑,玉声也。 、 扬雄《甘泉赋》-和氏珑玲。
【组词】
玲玲;玲琅
4.
【珑】
(会意。从玉,龙声。本义:古人祈雨用的玉器,上刻龙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珑,祷旱玉,龙文。
振玉之声。
【引证】
《汉书·扬雄传》-和氏珑玲。 、 左思《吴都赋》-珊瑚幽茂而玲珑。
【组词】
珑璁;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