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3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34:15
“王道”一词源自中文,字面意思是指君王治理国家的正道或正确方法。在古代中国,它特指君主以德治国、以仁政治民的理念和实践。
“王道”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和《左传》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从特指君主的治理方式扩展到泛指任何领域的最佳实践或公认的标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王道”与“霸道”相对,强调以德服人而非以力压人。这种理念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哲学和道德观念。
“王道”一词给人以正统、权威和正义的联想,常带有积极的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当讨论某个领域的最佳实践时,可能会用到“王道”这个词,例如在商业策略或教育方法的讨论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王道花开,人间正道是沧桑。”
结合古代宫廷音乐和宫殿的图片,可以更好地理解“王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ivine Right of Kings”(君权神授),虽然含义不完全相同,但都涉及到君主权力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王道”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词汇,不仅承载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哲学,也在现代语境中找到了新的应用。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价值。
1.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