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5:25
词汇“决隙”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和可能的含义来进行分析。
假设“决隙”是由“决”和“隙”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词汇。其中,“决”可以表示决定、解决,而“隙”通常指裂缝、空隙或机会。结合起来,“决隙”可能指的是在关键时刻做出决定或利用机会。
由于“决隙”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由现代汉语中的“决”和“隙”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描述特定情境下的决策行为。
在强调快速决策和机会把握的现代社会,“决隙”这样的词汇可能被用来强调在关键时刻的决策重要性。
“决隙”可能给人带来紧张和期待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在压力下做出重要决策的情境。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在工作面试或重要会议中体验到“决隙”的时刻,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影响深远的决定。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决隙”来描述时间的紧迫性和决策的重要性:
在时间的决隙中,
我选择了前行,
每一步,都是对未来的承诺。
由于“决隙”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词,但概念上可以与英文中的“decisive moment”或“window of opportunity”相联系。
“决隙”作为一个假设的词汇,强调了在关键时刻做出决策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复杂情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决】
(形声。从水,夬(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河渠书》-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 《说文》-决,行流也。 、 《说文通训定声》-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 、 《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 、 《孟子》-决之东方而东流。 、 《汉书·沟洫志》-治水有决河深川。 、 《韩非子·初见秦》-决水而灌之。 、 《史记·秦始皇纪赞》-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 《韩非子·五蠹》-鲧禹决渎。 、 、
【组词】
决江、 决汩、 决子军、 决泄
2.
【隙】
(会意。从阜(fù)亦声。阜,土山,与土有关。本义:墙上开裂的裂缝)。
同本义。也泛指孔穴、空隙。
【引证】
《说文》-隙,壁际孔也。 、 《广雅》-隙,裂也。 、 《左传》-墙之隙坏,谁之咎也。 、 《礼记·三年问》-若驷之过隙。 、 《国语·周语下》-二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 、 唐·孟棨《本事诗》-柳每以暇日隙壁窥韩(韩翃)所居,即萧然葭艾,闻客至,必名人。 、 《商君书·修权》-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组词】
裂隙;罅隙;隙穴、 隙地、 隙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