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7:16
词汇“决遣”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决遣”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可能涉及决定和派遣或处理。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指的是决定并派遣某人去做某事,或者决定并处理某件事情。
由于“决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出现在关于军事、政治或行政决策的语境中。
“决遣”的词源可能与古代汉语中的“决定”和“派遣”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合并形成了“决遣”,但在现代汉语中,它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在古代**,决策和派遣是统治者或官员的重要职责。因此,“决遣”可能与权力、责任和行政管理有关。
由于“决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威、命令和执行。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决遣”这个词。它更多地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的学术讨论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决遣”用于描述古代场景,如:“国王决遣勇士,前往未知的领域探险。”
由于“决遣”与古代决策和派遣有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官员和使者的形象,以及相关的音乐和视觉元素。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决遣”的词汇,因为它是一个特定于中文的词汇。
“决遣”是一个特定于中文的词汇,与古代决策和派遣有关。它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历史和学术研究中可能有所应用。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
【决】
(形声。从水,夬(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河渠书》-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 《说文》-决,行流也。 、 《说文通训定声》-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 、 《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 、 《孟子》-决之东方而东流。 、 《汉书·沟洫志》-治水有决河深川。 、 《韩非子·初见秦》-决水而灌之。 、 《史记·秦始皇纪赞》-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 《韩非子·五蠹》-鲧禹决渎。 、 、
【组词】
决江、 决汩、 决子军、 决泄
2.
【遣】
(形声。从辵(chuò)。本义:释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遣,纵也。 、 《周礼·太史》。注:“谓祖庙之庭,大奠将行时也。”-遣之日读诔。 、 《周礼·巾车》-大丧饰遣车。 、 《仪礼·既夕礼》-书遣于策。 、 《礼记·杂记》。“送葬载牲体之车也。”-遣车视牢具。 、 《礼记·檀弓》。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按,此字古专于用凶礼。-遣车一乘。
【组词】
遣俘、 遣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