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0:46
词汇“旁杀”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旁”通常指的是旁边、侧面的位置,而“杀”则有杀死、消灭的含义。将两者结合,“旁杀”可能指的是从侧面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消灭或击败。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
由于“旁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述一种非直接的、策略性的消灭或击败方式。在口语或日常交流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因为它缺乏明确的定义和普遍的认知。
由于“旁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旁”和“杀”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描述一种特定的行为或策略。
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如政治斗争、军事策略或商业竞争中,可能会使用“旁杀”这样的词汇来描述一种非直接的、策略性的行动。
“旁杀”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阴谋和策略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暗中的、不直接的行动方式。
由于“旁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过与该词汇相关的具体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旁杀”用于描述一种复杂的、非直接的行动或策略,例如在小说中描述一个角色如何通过间接手段达到目的。
由于“旁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旁杀”的词汇,因为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组合词汇。
“旁杀”这个词虽然在特定语境下可能有其独特的含义,但由于其不常见,理解和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语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旁】
(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旁,溥也。 、 《广雅》-旁,广也。 、 《书·太甲上》。传:“旁,非一方。”-旁求俊彦。 、 张衡《东京赋》-群后旁戾。
2.
【杀】
(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殺,戮也。 、 《墨子·三辩》-武王胜殷杀纣。 、 《吕氏春秋·仲秋》-杀气浸盛。 、 《考工记·冶氏》-为杀矢。 、 《谷梁传·昭公十三年》-杀其君,虔于乾溪。 、 《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子罕杀宋君而夺政。 、 陶潜《桃花源记》-设酒杀鸡作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组词】
杀猪;杀鸡;杀戒、 杀坏、 杀落、 杀坯、 杀鸡扯脖、 杀人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