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3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38:52
旁注: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在书籍、文件或笔记的边缘或空白处所做的注释或笔记。它通常用于补充正文内容,提供额外的解释、评论或个人见解。
旁注一词源自汉语,由“旁”和“注”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旁注常用于解释古文中的难懂词汇或提供历史背景。随着时间的推移,旁注的使用范围扩大,不仅限于书籍,也包括各种文档和笔记。
在**传统文化中,旁注常用于经典文献的注解,如《四书五经》的注疏。在现代社会,旁注在学术和专业领域中尤为重要,有助于知识的传承和理解。
旁注往往带有一种个人化和亲密的情感色彩,因为它通常包含了个人的思考和见解。它让人联想到深入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以及在知识探索中的个人成长。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经常在教科书的边缘做旁注,记录重要的概念和疑问,这帮助我在复时快速定位关键信息。
在诗歌中,旁注可以用来表达诗人的内心独白或对主题的深层思考:
月光洒在书页上,
旁注里藏着夜的秘密,
字句间,星光闪烁。
旁注让人联想到安静的图书馆,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以及在灯光下专注阅读的场景。视觉上,它可能与书页上的手写笔记和标记相关联。
在英语中,“margin note”或“sidebar note”类似于旁注,用于在文档边缘添加注释。不同文化中,旁注的使用和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服务于增强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旁注是学和理解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信息,还促进了个人思考和创造力的发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旁注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来增强沟通和理解。
1.
【旁】
(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旁,溥也。 、 《广雅》-旁,广也。 、 《书·太甲上》。传:“旁,非一方。”-旁求俊彦。 、 张衡《东京赋》-群后旁戾。
2.
【注】
(形声。从水,主声。本义:灌入,注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灌也。 、 左思《吴都赋》-振盪注流。 、 《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 、 《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而泽下注。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大雨如注。 、 《东观汉记》-暴雨下如注,水潦成流。 、 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
【组词】
把酒注到瓶里;注溉、 注萤、 注集、 注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