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8:14
勤劳:指人勤奋努力,不懈怠,肯于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工作或学*。这个词汇强调的是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对工作的热爱。
勤劳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勤”字意为不懈努力,“劳”字意为劳动或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勤劳”一词。
在**文化中,勤劳被视为一种传统美德,与儒家思想中的“勤劳致富”和“勤能补拙”等观念紧密相关。在社会背景中,勤劳的人往往被认为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的努力和付出被视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勤劳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坚持不懈、不断进步的形象。在表达中,勤劳可以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或学*。
在我的生活中,我遇到过许多勤劳的人,他们的坚持和努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我的一个朋友每天都会花几个小时学*新技能,他的勤劳让我深受启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勤劳”:
勤劳如蜜蜂, 不辞辛劳采花粉。 日复一日, 终酿甜蜜满蜂巢。
勤劳可以让人联想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夫形象,或者是深夜还在工作的灯光下的身影。在听觉上,勤劳可能与机械的重复工作声或是有节奏的劳动号子相关联。
在英语中,“勤劳”可以对应为“diligent”或“hardworking”。在不同的文化中,勤劳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品质,尽管具体的表达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勤劳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美德的象征,也是一种激励自己和他人的力量。通过学和分析“勤劳”,我更加明白了持续努力的重要性,并希望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这一原则。
1.
【勤】
(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引证】
《说文》-勤,劳也。 、 《诗·周颂·赍》-文王既勤止。 、 《礼记·玉藻》。注:“执劳辱之事也。”-勤者,有事则收之。 、 《书·天逸》-厥父母勤劳稼穑。 、 《楚辞·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会数而礼勤。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勤且艰若此。 、 《明史》-忧勤国事。 、 《国语·晋语》-好学而不勤问。 、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勤而无所。 、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
【组词】
勤力得、 勤儿、 勤紧、 勤学、 勤勤、 勤能
2.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