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7:29
词汇“外情”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它的基本定义和使用语境相对有限。以下是对“外情”这一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外情”字面意思指的是外部的情况或信息,通常指的是与个人或组织内部相对的外部环境、状况或情报。
“外情”一词由“外”和“情”两个字组成,其中“外”指外部,“情”指情况或信息。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更多是在特定语境中出现。
在**传统文化中,内外有别,内情外情之分明显,这种区分在情报收集、商业决策等方面尤为重要。
“外情”一词给人以客观、冷静的印象,常与需要谨慎处理的信息相关联。
在个人生活中,了解“外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思绪随风飘向远方,探寻那未知的外情。”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山顶,眺望远方,试图捕捉远方的信息,这可以与“外情”相关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xternal situation”或“external information”,但在特定语境中,如情报领域,可能会使用“foreign intelligence”。
“外情”这一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特定领域和语境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外情”对于个人和组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出正确决策至关重要。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