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6:01
“外感”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身体不适,特别是指由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之气引起的疾病。在中医学中,外感病是指由外邪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如感冒、流感等。
“外感”一词源自中医理论,其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对疾病的分类和治疗。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外感”逐渐成为描述由外界因素引起的疾病的专用词汇。
在文化中,中医学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外感”作为一个中医术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它反映了人对健康和疾病的传统认知。
“外感”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季节变化、健康问题和中医治疗。它可能引起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对传统医学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感冒或流感,我们可能会说他们“外感了”,这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中医文化较为浓厚的地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外感,花落知多少,病榻上的我,思念着远方的你。”
在西方医学中,类似的疾病分类可能不使用“外感”这样的术语,而是更倾向于使用“感染”或“病毒性疾病”等词汇。
“外感”作为一个中医术语,不仅描述了疾病的类型,也反映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在学*中医或了解**文化时,理解“外感”的含义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和医学传统的体现。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