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2:20
力作: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创作的非常出色、高质量的作品,尤其是在文学、艺术、音乐等领域。它强调了作品的卓越性和创作者的辛勤努力。
“力作”一词源于汉语,由“力”和“作”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力”指力量、努力,“作”指作品、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高质量的作品。
在**文化中,“力作”常用来赞扬那些经过长时间努力和精心打磨的作品,强调了创作者的勤奋和才华。
“力作”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辛勤工作后的成功和成就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力作”来形容一位朋友在音乐会上演奏的钢琴曲,那次表演确实非常出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笔下,力作如泉涌,每一行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想象一幅画作,色彩丰富,构图精妙,人们可能会称之为“力作”。在音乐中,一首旋律优美、情感丰富的曲子也可能被认为是“力作”。
在英语中,“masterpiece”或“tour de force”可以对应“力作”,它们都强调了作品的卓越性和创作者的才华。
“力作”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对作品质量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创作者努力和才华的认可。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优秀作品的赞赏和尊重。
1.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
2.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