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0:55
词汇“力不同科”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为“力不同科,合而不同”,意指力量的大小不同,但可以和谐地合作。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合作中尊重个体差异,发挥各自的长处,共同达成目标。
“力不同科”字面意思是指力量的大小不同,科在此处指的是等级或类别。基本含义是指在合作或共同努力时,各方的能力或贡献可能不同,但通过协调和互补,可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力不同科”源自《左传》,是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这个成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强调合作中的个体差异和互补性。
在**文化中,和谐与合作一直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在合作中尊重和利用个体差异。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和谐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团队合作中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以及通过合作实现更大目标的可能性。
在团队项目中,我曾遇到过团队成员能力各异的情况,通过理解和应用“力不同科”的原则,我们成功地完成了项目。
在诗歌中,可以将“力不同科”融入描述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场景,如“山川河流,力不同科,共绘大地之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不同动物和谐共处的画面,音乐上可以联想到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和谐演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ifferent strokes for different folks”,强调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力不同科”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合作中尊重和利用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促进团队合作,实现更大的目标。
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同】 ——见“胡同”hútòng。
4.
【科】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科,程也。 、 《论语·八佾》-为力不同科。 、 《论衡·幸偶》-与此同科。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组词】
科品、 科荣、 科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