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7:38
词汇“次舍”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次舍”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次要的住所或休息的地方。在古代文献中,“舍”常常指住所或休息的地方,而“次”则有次要、次等的含义。因此,“次舍”可能指的是相对于主住所而言的次要住所。
由于“次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在一些描述贵族或官员有多处住所的场合中出现。
“次舍”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汉语,其中“次”源自“次等”的意思,“舍”则源自“住所”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因为其特定的含义而逐渐不再被广泛使用。
在古代**,贵族和官员可能拥有多处住所,其中“次舍”可能是指那些不常居住的地方,或者是用于特定目的的住所,如度假或接待客人。
由于“次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生活方式和贵族的生活状态。
在现代生活中,“次舍”这个词汇可能不太适用,因为它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太相关。然而,如果某人拥有多处房产,可能会用“次舍”来形容那些不常居住的房产。
在创作中,可以将“次舍”用于描述一个角色在不同地方的住所,以此来展示角色的生活状态或心理变化。
由于“次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如果要在视觉上表现“次舍”,可能会选择描绘一个宁静而又不常有人居住的地方。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次舍”的词汇,但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vacation home”或“second home”。
“次舍”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的一种生活方式。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历史和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它可能不具有实用性,但了解它的存在和含义可以增加我们对汉语词汇多样性的认识。
1.
【次】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上》注-次,舍也。 、 《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鱼陵。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素服郊次。 、 《书·泰誓中》-王次于河朔。
2.
【舍】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舍,市居曰舍。 、 《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天子赐舍。 、 《庄子·说剑》-夫子休就舍。 、 《孟子·离娄上》-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至舍,四支僵不能动。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组词】
旅舍、 舍馆、 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