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1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18:56
词汇“[殄坠]”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殄”和“坠”。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一词汇进行分析:
结合这两个字,“殄坠”可以理解为彻底毁灭或消失,如同物体从高处坠落至毁灭的状态。
由于“殄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个王朝或文明的彻底灭亡。
在古代**,“殄坠”可能用来形容王朝的覆灭或文明的衰落,反映了古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
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悲凉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文明的脆弱。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文明话题时,可以用来表达深刻的思考和感慨。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殄坠”来描绘一个文明的衰落:
昔日繁华今何在,
殄坠无声泪满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古城在战火中殄坠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悲壮的音乐来增强这种情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文明的毁灭,如英语中的“collapse”或“extinction”。
“殄坠”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使其在特定语境下具有独特的表达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1.
【殄】
(形声。歺(è),剔解后的残骨。隶变人“歹”。从“歺”多与死亡有关。本义:断绝;竭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殄,尽也。 、 《书·毕命》-余风未殄。 、 《诗·大雅·瞻卬》-邦国殄瘁。 、 《左传·宣公二年》-败国尽民。 、 《淮南子·本经》-丁殄地财。
【组词】
殄瘁、 殄绝、 殄世
2.
【坠】
(形声。从土,队声。坠落到地上,故从土。本义:落下,掉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墜。-隊,从高陨也。 、 《尔雅》-墜,落也。 、 《广雅》-墜,堕也。 、 《公羊传·文公三年》-死而坠也。 、 《楚辞·离骚》-朝饮木籣之坠露兮。 、 《楚辞·九歌·国殇》-矢交坠兮士争先。 、 《吕氏春秋·察今》-自舟中坠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