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0:47
“燕婉之欢”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燕子轻盈飞翔的欢乐。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女子举止优雅、温婉,给人以愉悦和美好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燕婉之欢”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态和气质,如在古典诗词中形容女子的舞姿或仪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女性特质时,仍可作为一种文雅的表达方式。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语言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燕婉之欢”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中对女性美的描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形容女性优雅举止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常常与温婉、优雅等特质联系在一起。因此,“燕婉之欢”这个词汇在描述女性时,往往带有一种传统美学的色彩。
这个词汇给人以美好的情感联想,如春天的燕子、轻盈的舞姿、温柔的笑容等,都是积极向上的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描述一位举止优雅的女性时使用这个词汇,以表达我对她美好形象的赞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燕婉之欢,她的笑靥如花,轻舞飞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女子在春风中轻盈舞动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柔和的旋律,如同燕子的轻鸣。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graceful”(优雅的)或“delicate”(精致的)可以传达相似的意境。
“燕婉之欢”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对女性美的传统认知。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提升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秦晋同盟,成两姓绸缪之好;朱陈媲美,缔百年燕婉之欢。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婉】
(形声。从女,宛声。本义:柔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婉,顺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妇听而婉。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服注:“婉,顺也。”-恶而婉。
【组词】
婉软、 婉艳、 婉嫕、 婉容、 婉悦、 婉弱、 婉柔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欢】
(形声。从欠,雚(guàn)声。本义:喜悦,高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欢,喜乐也。 、 《礼记·曲礼》-君子不尽人之欢。 、 《荀子·大略》-夫妇不得不驩。 、 《庄子·至乐》-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 《韩非子·说林上》-许子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 、 《战国策·秦策》-而大国与之懽。 、 《庄子·渔父》-饮酒则欢乐。 、 《汉书·李广苏建传》-今日之欢。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众宾欢也。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欢动一城。 、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奉一日之欢。
【组词】
欢容、 欢洽、 欢哄、 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