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5:02
词汇“抽拔幽陋”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来进行探讨。
“抽拔幽陋”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从隐蔽、不显眼的地方抽取或提拔出来”。其中,“抽拔”意味着提取、提拔,“幽陋”则指隐蔽、不显眼或地位低下的状态。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古文或特定文学作品中出现,用以形容某人或某物从不起眼的状态中被发现或提拔。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从不起眼状态中被提拔的情况。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该词汇可能用于形容社会阶层流动或人才选拔的过程,强调从底层或不显眼的状态中被发现和提拔的重要性。
该词汇可能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努力和机遇的结合,以及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体现。
在个人经历中,该词汇可能用于描述自己在某个领域从不起眼的状态中被发现和提拔的经历,或者在观察他人时使用。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该词汇来描述一个角色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的过程,赋予故事以积极向上的主题。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一个人从不起眼的状态中被发现和提拔的视觉形象,或者通过音乐传达这种转变的情感变化。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抽拔幽陋”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传达了一种从不起眼状态中被发现和提拔的积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显荐异节,抽拔幽陋。
1.
【抽】
(形声。从手,由声。本义:拔出,抽出)。
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引证】
《广雅》-抽,拔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每射,抽矢菆。 、 《庄子·天地》。李注:“引也。”-挈水若抽。 、 《诗·郑风·清人》-左旋右抽。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组词】
抽简禄马、 抽匣、 抽毫、 抽宝剑;抽刀
2.
【拔】
(形声。从手,犮(bó)声。本义:拔起,拔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拔,擢也。 、 《苍颉篇》-拔,引也。 、 《易·乾》。郑注:“移也。”-确乎其不可拔。 、 《封氏见闻录》-拔河。 、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3.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4.
【陋】
(形声。本义:狭窄,狭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陋,阨陕也。 、 《管子·侈靡》-百盖无筑,千聚无社,谓之陋。 、 《淮南子·修务》-生于辟陋之国。 、 《楚辞·自悲》-淩恒山其若陋兮。 、 《左传》-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 、 《论语》-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组词】
陋巷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