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2:13
击中要害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准确地打击到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基本含义是指在辩论、批评、攻击或解决问题时,直接针对问题的核心或对方的弱点进行,从而达到最有效的效果。
“击中要害”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武术中的战术,指的是攻击敌人的致命部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精准打击。
在**文化中,“击中要害”常常与智慧和策略联系在一起,强调解决问题时的精准和效率。在社会交往中,这个词汇也常用来赞扬某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正面和赞赏的,因为它代表了精准和效率。联想上,我会想到那些能够一眼看穿问题本质的人,他们的洞察力和智慧令人钦佩。
在我的工作中,我曾遇到过需要提出批评的情况。当我能够准确地指出问题的核心时,我使用了“击中要害”这个词汇来形容我的评论,这帮助我有效地传达了我的观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言辞如箭,击中要害,/ 在沉默的空气中,留下深刻的痕迹。”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一个弓箭手瞄准靶心,箭矢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听觉上,我会想象箭矢穿透空气的声音,以及击中目标时的清脆声响。
在英语中,“hit the nail on the head”是一个类似的表达,意指准确地说或做了某事。这个表达在西方文化中也非常常见,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论或行动非常精准。
“击中要害”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观点和批评。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那些能够直击问题本质的人,他们的洞察力和智慧是我学*的榜样。
臣夜入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他被这话~后,垂头丧气。
1.
【击】
(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以击柱。 、 、 《资治通鉴·唐纪》-留击柝者。 、 、 《楚辞·九歌·国殇》-援玉 枹兮击鸣鼓。
【组词】
击壤、 击节、 击鞠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3.
【要】
要点,纲要。
【引证】
《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 《商君书》-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
【组词】
纪要、 扼要、 要谛、 要窍、 要归、 要本、 要端、 要令、 要义、 要机
计数的簿书。
【引证】
《周礼》。郑玄注:“要者,簿书也。考,谓考较其功。”-大役与虑,事属其植。受其要,以待考而赏诛。
【组词】
要会
4.
【害】
何不。 同: 曷
【引证】
《书·大诰》-王害不违卜。 、 《诗·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 《孟子·梁惠王上》-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 《汉书·翟方进传》-予害敢不于祖宗安人图功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