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8:17
“愍救”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愍”和“救”两个字组成。其中,“愍”表示同情、怜悯,而“救”则表示救助、拯救。因此,“愍救”字面意思是指出于同情和怜悯而进行的救助或拯救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愍救”常用来描述主人公对弱者或受难者的同情和救助,强调情感的深度和行为的正义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语境中仍可见到。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工作、慈善事业等,“愍救”可能被用来描述专业人士对需要帮助者的关怀和援助。
同义词:
反义词:
“愍”字源自古代汉语,最初表示内心的痛苦或悲伤。“救”字则一直表示援助或解救。随着时间的推移,“愍救”结合了这两个字的含义,形成了表示同情和救助的复合词。
在**传统文化中,“愍救”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道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同情。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被用来强调社会责任和慈善行为。
“愍救”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和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无私的奉献和对他人的深切关怀。它激发人们对正义和善良的追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次社区的愍救活动,帮助了一些因自然灾害而受困的家庭。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愍救”不仅仅是词汇,更是一种实际行动和精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愍救”: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他如星光般愍救,
照亮了无助者的路途,
温暖了冰冷的心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人们在灾难中相互救助的画面,传递出“愍救”的温暖和力量。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柔和而充满希望的旋律,来表达“愍救”的情感。
在英语中,“愍救”可以对应为“compassionate rescue”或“merciful ai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了同情和救助的行为。
通过对“愍救”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汇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它在不同语境和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激发人们去实践同情和救助的行为。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以更准确和丰富的方式进行交流。
1.
【愍】
(形声。从心,敃(mǐn)声。本义:忧患;痛心的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愍,痛也。 、 屈原《九章·惜诵》-以致愍兮。 、 《左传·昭公元年》。注:“忧也。”-吾代二子愍矣。
【组词】
愍愍、 愍伤、 愍悴、 愍凶
怜悯;哀怜。
【引证】
李密《陈情表》-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组词】
愍惜、 愍念、 愍隶
2.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