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8:54
词汇“树叶子掉下来都怕打了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过分小心谨慎,连树叶掉落都担心会砸到自己的头。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过于胆小怕事,对任何事情都过分担心和害怕。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贾宝玉的某些时刻的胆怯和多虑。在口语中,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调侃那些过于谨慎、不敢冒险的人。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较少使用,因为它更多地属于日常语言和文学表达。
同义词:胆小如鼠、畏首畏尾、谨小慎微 反义词:胆大包天、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人的性格特点时,各有其细微差别。例如,“胆小如鼠”强调的是胆量极小,而“畏首畏尾”则强调的是在行动上的犹豫不决。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作品和日常对话中,成为描述人性格特点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谨慎和谦虚被视为美德。然而,这个成语也反映了社会对于过度谨慎的负面评价,认为这种性格特点可能会阻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嘲笑或不屑,因为它描绘的是一种过于谨慎、缺乏勇气的形象。在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那些在生活和工作中过于小心、不敢冒险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同事或朋友,他们在做决定时总是犹豫不决,担心各种可能的风险。这时,我就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们的性格特点,以此来提醒他们有时候需要更加大胆和果断。
在诗歌中,可以将这个成语融入到描述自然和人的关系的诗句中:
秋风起,树叶落,
行人过,心自忧。
树叶子掉下来都怕打了头,
人生路,何须愁?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秋天的场景,树叶缓缓从树上飘落,而一个人站在树下,抬头望着树叶,脸上露出担忧的表情。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以及人们对于这种声音的过度解读和担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o cautious to step on an ant”(过于谨慎,连蚂蚁都不敢踩),用来形容人过分小心谨慎。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成语,反映了人类对于性格特点的共通理解。
通过对“树叶子掉下来都怕打了头”这个成语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人性格特点时的作用和意义。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观察和理解他人时有了更多的视角。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个成语的使用,以准确传达我的思想和情感。
1.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2.
【叶】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汉置县。
【组词】
叶县凫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4.
【掉】
(形声。从手,卓声。本义:摇,摆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掉,摇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未折,尾大不掉。
【组词】
掉尾巴;掉荡、 掉眩、 掉擘、 掉舌、 掉嘴弄舌、 掉栗
5.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6.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
7.
【都】
(形声。从邑,者声。从“邑”,表示与城市有关。本义:建有宗庙的城邑)。
同本义 ,周时各国把国都叫国,把有宗庙或先君神主的城叫都,没有的叫邑。
【引证】
《说文》-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 、 《周礼》-距闰王百里为都。 、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 《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荀子·富国》-田畴秽,都邑露。
【组词】
都鄙、 都家、 都亭、 都甸
8.
【怕】
(形声。从心,白声。怕就是怖,“怕”是中古的新字。本义:畏惧)同本义。
【引证】
《广韵》-怕,怕惧。 、 韩愈《双鸟诗》-鬼神怕嘲咏。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
【组词】
惧怕、 害怕、 怕怯
如其,倘。
【引证】
《古今杂剧·关汉卿·拜月亭》-您昆仲各东西,俺子母两分离,怕哥哥不嫌相辱呵?权为个妹!
9.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10. 【了】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
11.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