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5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53:03
拉朽摧枯(lā xiǔ cuī k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拉倒朽木,摧毁枯枝”,比喻力量强大,能够轻易地摧毁或解决看似坚固但实际上已经腐朽的事物。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轻松、迅速且彻底的破坏或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文学作品中,拉朽摧枯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强大力量的非凡能力,如在描述战争、政治斗争或个人对抗中的压倒性优势。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处理难题时的轻松自如。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工程学,它可能用来描述先进技术或策略的有效性。
同义词: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一蹴而就 反义词:力不从心、事倍功半、举步维艰
拉朽摧枯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由“拉朽”和“摧枯”两个动宾结构组合而成,强调的是一种彻底的破坏或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强大力量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拉朽摧枯**常与英雄主义和力量崇拜相关联。它反映了社会对于强大和有效解决问题的渴望和赞美。
这个成语给人以力量和效率的正面联想,让人想到那些能够迅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英雄或领袖。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个项目中担任领导角色,我们的团队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迅速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问题,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了“拉朽摧枯”的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笔触如风,拉朽摧枯,字字如剑,刺破黑暗。”
想象一场风暴席卷而过,摧毁一切障碍,这种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拉朽摧枯”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eep away”或“demolish”,虽然它们传达了类似的力量感,但没有“拉朽摧枯”那种形象和生动的感觉。
拉朽摧枯是一个充满力量和效率感的成语,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反映了社会对于强大和有效解决问题的渴望。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峨峨正阳,雄绝当途,悬布一跃,~。
1. 【拉】
2.
【朽】
(形声。从木,丂(kǎo)声。本义:腐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朽,腐也。 、 《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荼蓼朽止。 、 《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其臭朽。 、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组词】
朽索、 朽壤、 朽木不可雕、 朽木生花
3.
【摧】
(形声。从手,崔声。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云汉》-先祖于摧。 、 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组词】
摧折、 摧剥、 摧烧
4.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