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9:08
劝驾: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劝说某人驾车或出行。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劝说某人离开某个地方或劝说某人采取某种行动,尤其是在对方犹豫不决或不愿意的情况下。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劝驾可能用于描述角色之间的互动,如劝说某人离开危险的地方或劝说某人参与某项活动。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劝驾可能用于劝说朋友或家人采取某种行动,如劝说某人去看医生或劝说某人参加聚会。 专业领域:在交通管理或安全领域,劝驾可能指劝说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或劝说驾驶员避免危险驾驶行为。
同义词:劝说、劝导、劝告 反义词:阻止、劝阻、制止
词源:劝驾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劝”和“驾”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劝说和驾驶。 演变:随着语言的发展,劝驾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劝说驾驶,而是泛指劝说某人采取某种行动。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劝驾可能具有特定的含义。例如,在**传统文化中,劝驾可能与关心和责任感相关联,表示对他人安全的关心。
劝驾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关心和担忧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为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而进行的劝说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劝驾这个词汇。例如,当朋友计划进行一项危险的活动时,我会劝驾他们三思而后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劝驾:
晨曦微露,我劝驾你,
踏上那未知的旅途,
心怀希望,步履坚定,
追寻那遥远的梦。
劝驾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在风雨中劝说另一个人离开危险的地方。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劝说的声音和被劝说者的犹豫不决。
在英语中,劝驾可以对应为“persuade to leave”或“urge to go”。不同文化中,劝驾的具体含义和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都是劝说某人采取某种行动。
劝驾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场景。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劝说行为,还蕴含着关心、责任和安全等多重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劝驾这个词汇对于传达准确的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1.
【劝】
(形声。从力,雚(guàn)声。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劝,勉也。 、 《周礼·丧祝》。司农注:“劝防引柩也。”-劝防之事。 、 《战国策·秦策》。注:“进也”。-则楚之应之也,必劝。 、 《左传·宣公四年》-子文无后,何以劝善? 、 《左传·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 《庄子·天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 、 《史记·货殖列传》-各劝其业。 、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所以劝之。
【组词】
劝进、 劝蚕、 劝戒、 劝相、 劝掖、 劝督、 劝奖、 劝劳、 劝农、 劝慕、 劝惩
2.
【驾】
(形声。从马,加声。本义:以轭加于马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驾,马在轭中。 、 《吕氏春秋·贵因》-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驾言兮焉求。
【组词】
驾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