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1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19:37
夜里:指从日落到日出的一段时间,即夜晚。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一天中光线较暗、人们通常休息的时间段。
“夜里”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字面意思即为夜晚的时间。随着语言的发展,其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显著的演变。
在许多文化中,“夜里”常与休息、梦境和神秘联系在一起。例如,在**的传统文化中,夜晚有时被视为阴阳交替的时刻,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夜里”常带有一种宁静、神秘甚至略带忧郁的情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思考和内心的探索。
在我的生活中,“夜里”常与安静的阅读时光联系在一起。我喜欢在夜深人静时阅读,这时思绪最为集中。
诗歌:
夜里,星辰低语,
月光洒满寂静的湖面。
思绪随风飘散,
在夜的深处,寻找答案。
在英语中,“夜里”可以对应为“night”,用法和含义基本相似。不同文化中,夜晚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联想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与休息和神秘相关。
“夜里”是一个常用且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意义。通过对“夜里”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对于提升我的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
2.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