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0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00:16
词汇“敲磨”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敲”和“磨”。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敲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敲磨”字面意思是指用工具敲打和磨擦物体,以达到某种目的,如打磨、加工或修理。基本含义可以引申为对事物进行细致的加工或改进,使其更加完善或符合要求。
“敲”字古已有之,原意是用工具敲打;“磨”字则指磨擦、磨砺。两者结合,形成了“敲磨”这一复合词,用以描述一种细致的加工过程。
在**传统文化中,“敲磨”常与工匠精神相联系,强调对工艺的精益求精和对品质的追求。
“敲磨”给人一种细致、耐心和专注的感觉,联想到工匠在工作室中辛勤工作的场景,以及对完美追求的态度。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对某件物品进行敲磨的经历,比如修理家具或打磨工具,这种经历让人体会到耐心和细致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敲磨”用于形容对情感或思想的深入挖掘,如“心灵的敲磨,让爱更加纯粹。”
视觉上,“敲磨”让人联想到金属火花四溅的场景;听觉上,则是敲打和磨擦的声音,给人一种劳动的节奏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olish”或“refine”,它们也有打磨和改进的含义,但具体的文化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敲磨”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物理加工过程,也象征着对品质和完美的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精确性和美感。
1.
【敲】
(形声。从攴,高声。攴,pū,轻击。象手(又)拿小棍轻击的样子。本义:敲击,叩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敲,击头也。 、 《左传·定公二年》。释文:“击声也。”-夺之杖以敲之。 、 《吕氏春秋·当务》-下见共王五伯,将敲其头矣。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僧敲月下门。 、 、 、 、 清·黄宗羲《原君》-敲剥天下。
【组词】
敲扑、 敲丝、 敲枰、 敲翻
2.
【磨】
磨子。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以磨碎物亦曰磨。 、 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作牛便推磨。
【组词】
磨石、 磨心、 磨牛、 磨室、 电磨;水磨
碾轧土地。
【引证】
陈残云《香飘四季》-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对个皮鞋托托响、油头油脸的香港人全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