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1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0:17
敲竹杠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敲打竹杠(一种长条形的竹子),引申为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困境,进行不正当的索取或敲诈。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一种不公平或不道德的行为。
在不同的语境中,“敲竹杠”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敲竹杠”这个词汇的具体词源不详,但它可能源自**古代的一种实际行为,即通过敲打竹杠来传递信号或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意思,即利用他人的弱点进行不正当的索取。
在**文化中,“敲竹杠”这个词汇反映了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它提醒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诚实守信,避免利用他人的困境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平、贪婪和欺骗。它可能引发人们对不道德行为的厌恶和批评。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商家在特殊时期(如节假日)提高价格,这种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敲竹杠。这让我对商家的诚信产生了质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敲竹杠”:
贪婪的手,敲打着竹杠, 在黑暗中,索取无度的欲望。 正义的眼,凝视着不公, 在光明中,呼唤着公平的降临。
在视觉上,“敲竹杠”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贪婪的人在敲打竹子,试图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在听觉上,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敲打竹子时发出的清脆声音,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公平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ake advantage of someone”或“exploit someone”,这些表达也用来描述利用他人的弱点或困境来获取利益的行为。
“敲竹杠”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还反映了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传达复杂的情感和观点非常重要。
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
《木刻纪程》是用原木版印的,因为版面不平,被印刷厂大~,上当不浅。
1.
【敲】
(形声。从攴,高声。攴,pū,轻击。象手(又)拿小棍轻击的样子。本义:敲击,叩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敲,击头也。 、 《左传·定公二年》。释文:“击声也。”-夺之杖以敲之。 、 《吕氏春秋·当务》-下见共王五伯,将敲其头矣。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僧敲月下门。 、 、 、 、 清·黄宗羲《原君》-敲剥天下。
【组词】
敲扑、 敲丝、 敲枰、 敲翻
2.
【竹】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引证】
《说文》-竹,冬生草也。象形。 、 柳宗元《小石潭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世说新语·政事》-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
【组词】
竹笋汤、 竹夫人、 竹撞、 竹箨、 竹笥、 竹蓖、 竹笆、 竹皮、 竹母、 竹工、 竹匠、 竹席、 竹笪、 竹笠
3. 【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