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8:30
词汇“惠巧”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组合,它由两个字组成:“惠”和“巧”。我们可以分别分析这两个字,然后再探讨它们的组合含义。
结合起来,“惠巧”可以理解为既给予好处又具有技巧或巧妙之意,可能指的是一种既仁慈又聪明、精巧的行为或特质。
在文学中,“惠巧”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既有仁慈之心,又有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使用,通常会强调某人的行为既有益于他人又富有智慧。在专业领域,如工艺或设计,可能会用“惠巧”来形容作品既实用又美观。
“惠”和“巧”都是古汉语词汇,历史悠久。“惠”源自“赐予”之意,逐渐演变为表示仁慈、恩惠。“巧”则源自“技艺”,逐渐演变为表示技巧、聪明。
在**文化中,“惠”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恩惠和仁慈,而“巧”则强调的是个人的智慧和技巧。结合起来,“惠巧”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仁慈与智慧并重的价值观。
“惠巧”给人一种温暖而聪明的感觉,可能会联想到那些既善良又有智慧的人,或者那些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那些既乐于助人又能够巧妙解决问题的人,这样的人就可以用“惠巧”来形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她的手艺惠巧非凡,编织出的花篮如同春天的使者,带来了温暖与希望。”
视觉上,“惠巧”可能让人联想到精美的手工艺品或设计作品。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那些既温柔又富有智慧的言语。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价值观和特质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如英语中的“kind and clever”。
“惠巧”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结合了仁慈与智慧,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人性美好一面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更好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价值观。
1.
【惠】
(会意。从心,从叀(zhuān)。本义:仁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惠,仁也。 、 《周书·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 、 《孟子》-分人以财谓之惠。 、 《贾子道术》-心省恤人谓之惠。 、 《资治通鉴》-孙讨虏聪明仁惠。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 《论语·公冶长》-其养民也惠。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彭有守多惠政。
【组词】
惠声、 惠育、 惠化、 惠心
2.
【巧】
(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巧,技也。 、 《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 、 《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马融《长笛赋》-工人巧士。 、 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组词】
巧思、 巧工、 巧任、 精巧;工巧、 巧夺天孙、 巧舌、 巧便、 小巧、 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