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3:44
词汇“挑水坝”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或短语。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指的是一种用于挑水的水坝,或者是与挑水活动相关的水坝结构。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我们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挑水坝”可能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水坝,其设计或功能与挑水活动有关,例如用于储存或引导水流以便于人们挑水。
由于“挑水坝”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提到“挑水坝”,可能是为了描绘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或地区的场景,强调其与挑水活动的关联。
同义词:水坝、蓄水坝 反义词:排水沟、泄洪道
由于“挑水坝”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它可能是某个地区或特定历史时期的方言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已经不再使用。
在古代,挑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因此,“挑水坝”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生活习惯和水利设施有关,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技术水平。
提到“挑水坝”,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农村的宁静生活,以及人们勤劳朴实的形象。它可能唤起一种怀旧和乡愁的情感。
由于“挑水坝”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在创作中,可以将“挑水坝”作为一个象征元素,代表过去的简单生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老的挑水坝,周围是绿树环绕,水流潺潺,人们挑着水桶来来往往。这样的场景可能会带来一种宁静和安详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由于“挑水坝”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挑水坝”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意义和使用场景相对有限。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词汇的多样性和语言的丰富性,同时也认识到某些词汇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些不常见但富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1.
【挑】
(形声。从手,兆声。本义:挑拨,挑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挑,挠也。 、 《庄子·太宗师》-挠挑无极。 、 《汉书·高帝纪》-汉王欲挑战。 、 《史记·司马相如传》-故相如以琴心挑之。 、 《文选·枚乘·七发》。注:“窕当为挑。史记曰:‘目挑心招’。张晏汉书注曰:‘挑,娆也。’”-目窕心与。 、 《列子·杨朱》-媒而挑之。
【组词】
挑三豁四、 挑头子、 挑眼、 挑茶斡刺、 挑缀、 挑拨弄火、 挑引、 挑泛、 挑招、 挑狎、 挑情、 挑发、 挑谑
2.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3.
【坝】
(形声。从土,霸声。本义:堤坝)。
截河拦水的堤堰。堤坝。
【引证】
单锷《吴中水利书》-其河自西坝至东坝十六里有余。
【组词】
丁坝;坝埽;顺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