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4:27
词汇“梁楹”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典文学或建筑学领域。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梁楹”进行分析:
“梁楹”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梁楹”可以理解为建筑中的梁和柱,是构成房屋结构的基本元素。
在文学作品中,“梁楹”可能用来形容建筑的宏伟或古老,如“古寺的梁楹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因为它过于文雅和专业。在建筑学领域,可能会用来具体描述建筑的结构。
“梁楹”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古代建筑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文学和专业领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梁楹象征着稳固和持久,常被用来比喻国家的支柱或家族的长辈。
提到“梁楹”,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建筑的庄严和历史的厚重感,带来一种沉稳和尊敬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不常使用,但在参观古建筑或阅读古典文学时,可能会遇到并感受到其文化内涵。
在诗歌中,可以用“梁楹”来描绘古建筑的景象,如:“梁楹之间,岁月静好,古韵悠长。”
看到“梁楹”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古建筑的画面,听到风吹过古建筑时梁楹发出的轻微声响。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因为“梁楹”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建筑学意义。
“梁楹”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专业性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和建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梁】
(会意。从木,从水,刅(chuāng)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梁,水桥也。 、 《庄子·秋水》。司马注:“小船也。”-梁丽可以冲城。 、 《左传·庄公四年》-除道梁溠。 、 《礼记·月令》-谨关梁。 、 《孟子》-十一月舆梁成。 、 《国语·周语》-十月成梁。 、 《国语·晋语》-津梁之上。 、 《诗·大雅·大明》-造桥为梁,不显其光。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 、 《庄子》-泽无舟梁。
【组词】
河梁、 津梁、 桥梁、 梁缘、 梁头、 梁津、 梁栈
2.
【楹】
(形声。从木,盈声。本义:厅堂前部的柱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楹,柱也。 、 《诗·商颂·殷武》-旅楹有闲。 、 《礼记·明堂位》-刮楹达乡。 、 《春秋·庄公二十三年》-丹桓宫楹。
【组词】
楹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