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3:31
征用: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公共利益,依法强制性地使用个人或集体的财产或资源。这种行为通常伴随着补偿,但有时也可能不提供补偿。
征用一词源于汉语,由“征”和“用”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征用多指征召士兵或征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对财产的强制使用。
在,征用通常与国家的发展和公共利益紧密相关。例如,为了建设高速公路或新城区,政府可能会征用土地,这在社会中被视为必要的牺牲。
征用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强制和不可避免的意味,可能会引起人们对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之间冲突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征用可能涉及到房屋拆迁或土地征用,这对受影响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生活变化。
在诗歌中,征用可以被用来象征性地描述时间的流逝或资源的稀缺,如:“岁月征用了青春,留下的只是回忆的残骸。”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被征用的土地,上面有挖掘机和建筑工人,这带来了一种建设和新生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征用可以对应为“expropriation”或“requisition”,在不同法律体系和文化背景下,对征用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征用是一个涉及法律、社会和伦理的复杂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征用的多重含义和应用场景,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理解社会现象。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