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2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29:36
词汇“征科”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税收制度,即征收税赋的科目或种类。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征科”字面意思是指征收税赋的科目或种类。在古代,征科可能包括田赋、丁税、商税等多种税收形式。
“征科”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征”指征收,“科”指科目或种类。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这一词汇,但在历史研究中仍可见其踪影。
在古代**,征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一部分。不同的征科制度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提到“征科”,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社会的繁重税赋和百姓的艰辛生活,带来一种沉重和历史的沧桑感。
由于“征科”是一个较为专业的历史术语,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在学*历史或参与相关讨论时,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和法律制度。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征科”来描绘古代社会的税收制度,增加作品的历史真实感。
结合古代税收的图像资料,如古代税收文书、税收场景的绘画等,可以更好地理解“征科”的实际应用和历史背景。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税收制度也有相应的术语,如罗马帝国的“tributum”(贡赋),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征科”作为一个历史术语,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但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和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学*历史或参与相关研究时,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和分析古代社会。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科】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科,程也。 、 《论语·八佾》-为力不同科。 、 《论衡·幸偶》-与此同科。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组词】
科品、 科荣、 科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