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4:22
词汇“市粜”是一个较为古老且不常见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市场中出售粮食的行为。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市粜”进行深入分析。
“市粜”的字面意思是“在市场上出售粮食”。其中,“市”指的是市场,“粜”则是指出售粮食。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粮食交易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市粜”常被用来描述农民或商人在市场上出售粮食的情景,如《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市粜米粟”的记载。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已经较少使用,但在一些历史文献或专业领域(如农业经济学)中仍可见其身影。
“市粜”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粜”字的本义就是出售粮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但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仍保留其原始意义。
在古代社会,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保障,因此市粜活动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的情况,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运作。
提到“市粜”,我联想到古代集市的繁忙景象,农民们带着丰收的粮食来到市场,与商人们进行交易。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朴实和勤劳的氛围。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很少直接使用“市粜”这个词汇,但在阅读历史文献或学习古代经济时,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活动。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集市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市粜”:
晨曦微露,市集熙攘,
农民携粮,市粜繁忙。
想象一幅画面:清晨的集市上,农民们挑着担子,带着粮食,与商贩们讨价还价。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热闹的市集声和粮食的香气。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市粜”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selling grain”或“grain market”可以传达相似的概念。
通过对“市粜”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古代社会中粮食交易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在学习和研究古代经济和社会时,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1.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
2.
【粜】
(会意兼形声。从出,从糶,糶亦声。糶(tiào),谷。本义:卖出谷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粜,出谷也。 、 《史记·平淮书》-物踊腾粜。 、 《史记·货殖传》-贩谷粜千钟。 、 唐·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