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0:33
市肆:指市场中的店铺或摊位,通常用于指代商业活动频繁的场所。字面意思是指市场上的买卖场所,特指那些有固定位置的商铺或摊点。
市肆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周礼》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市场上的商业场所。
在**传统文化中,市肆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反映了社会的繁荣与活力。它也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背景,用以展现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
市肆给人以热闹、繁忙的印象,联想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各种叫卖声。这种场景常带有一种生活的真实感和活力,让人感受到社会的脉动。
在日常生活中,市肆是购买日常用品和体验当地文化的好地方。例如,逛一逛当地的农贸市场,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诗歌中,市肆可以被描绘为:
市肆喧嚣声,
人来人往忙。
货物琳琅满,
生活气息长。
市肆的视觉联想可能是五彩缤纷的商品和忙碌的人群,听觉联想则是各种叫卖声和讨价还价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市肆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场所可能被称为“marketplace”或“bazaar”,但其社会和文化意义可能与**的市肆有所差异。
市肆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商业活动的场所,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内涵和文化背景。
1.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
2.
【肆】
(形声。从长,聿(yù)声。本义:摆设;陈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长。”-肆,极陈也。 、 《广韵》-肆,陈也。 、 《诗·小雅·楚茨》-或剥或享,或肆或将。 、 《诗·大雅·行苇》-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
【组词】
肆筵、 肆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