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1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13:14
“善信”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对或信仰持有虔诚态度的人,特别是指那些经常参与活动、遵守戒律、对教义有深刻信仰的人。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善良的信仰者”。
在文学作品中,“善信”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对的忠诚和奉献。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对某种信仰的坚定不移。在专业领域,如学或社会学,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群体中的特定成员。
同义词:虔诚者、信徒、教徒 反义词:异教徒、无神论者、不信者
“善信”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善”和“信”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善”常指善良、好的品质,“信”则指信仰或信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特指**信仰中的虔诚者。
在文化中,信仰往往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紧密相关。因此,“善信”不仅指对**的信仰,也隐含了对社会和道德规范的遵守。
提到“善信”,我联想到的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和安心的感觉,因为它代表了人们对更高力量的信任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妇人,她是一位**的善信,每天都会花时间念经和冥想。她的生活态度和对信仰的坚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善信”:
晨曦中,善信双手合十,
心随钟声,步入宁静之门。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善信在清晨的阳光中,静静地坐在寺庙的庭院里,周围是轻轻的诵经声和鸟鸣。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votee”或“believer”,它们也指对**或信仰的虔诚追随者。
通过对“善信”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信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信仰状态,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贡献。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善】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善,吉也。 、 《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组词】
善时、 善祥、 善征、 善日
2.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