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3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31:42
爱莫之助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爱而不能帮助”。这个成语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无力的情感,即虽然内心充满关心和同情,但由于某种原因(如能力不足、条件限制等),无法提供实际的帮助或支持。
在文学作品中,爱莫之助 常用来描绘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增强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在口语交流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困境的同情和无奈。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工作,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专业人员在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的感受。
爱莫之助 出自《诗经·大雅·文王》:“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这里的“爱”指的是关心和爱护,“莫之助”则表示无法提供帮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演变成表达内心关心却无法提供实际帮助的情感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和“助人为乐”,因此爱莫之助** 这个成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无法帮助他人时的无奈和自责。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常用来表达对社会不公或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感慨。
爱莫之助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无奈和悲伤。它让人联想到那些想要帮助却无能为力的时刻,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这个成语在表达深层次情感时非常有用。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多次遇到想要帮助朋友或家人却无能为力的情况,这时爱莫之助 这个成语就能很好地表达我的内心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将爱莫之助 融入到表达无奈和悲伤的情感中:
月光洒在无眠的窗,
心中爱意却难相帮。
爱莫之助,泪眼朦胧,
夜深人静,思绪重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眼中充满无奈和悲伤。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深夜的寂静和偶尔传来的叹息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be willing but unable to help”,虽然没有一个完全对应的成语,但这种表达方式也能传达类似的情感。
爱莫之助 这个成语在表达无奈和无力感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状态。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沟通的深度和丰富性非常重要。
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晚虽家事不如初,而亲戚故旧之急难,族人子弟之美事,~,每致其倦倦之意,而人人常信之。
周宣王时期,齐国发生暴动,杀死齐厉公,焚毁都城。周宣王派仲山甫前去平息暴动,重建城池。仲山甫虽然同情人们的举动,但杀君烧城是大逆不道。他决定快速行动,离开京城时,亲友们都来送行,并作诗颂他的功绩,如“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1.
【爱】
(形声。从心,旡(jì)声。本义:亲爱;喜爱)。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引证】
《尔雅》-惠,爱也。 、 《说苑·说丛》-爱施者,仁之端也。 、 《法言》-君子自爱,仁之至也。 、 《孝经》。沈宏曰:“亲至结心为爱。”-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 《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 、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战国策》-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夫人甚爱女。 、 唐·韩愈《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
【组词】
爱幸、 爱乐、 爱敬、 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
2.
【莫】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mǎ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莫,日且冥也。 、 《广雅》-莫,夜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不夙则莫。 、 《诗·大雅·抑》-谁夙知而莫成? 、 《诗·周颂·臣工》-维莫之春。 、 《礼记·文王世子》-及莫又圣。 、 《战国策·齐策》-旦莫日进食。 、 《书·洪范》-星辰莫同。 、 宋·苏轼《石钟山记》-莫夜月明。 、 《论语·先进》-莫春者。
【组词】
莫夜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助】
(形声。从力,且(zǔ)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引证】
《说文》-助,左也。 、 《小尔雅》-助,佐也。 、 《论语》。孔注:“犹益也。”-非助我者也。 、 《孟子》-九一而助。 、 《国语·越语下》-助天为虐者,不祥。 、 《孟子·公孙丑上》-予助苗长矣。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蔡元培《图画》-肤觉之助。
【组词】
助胆、 互助、 扶助、 资助、 助力